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朗读自来不肯常安住,但有茅遮便暂栖。
鸟突寒烟寻别树,风吹残雪度前溪。
沙弥欢跃面多垢,耆旧威仪首尽低。
最爱近村好兄弟,松花和蜜贱如泥。
摘要
释函可的《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创作于其流放盛京(今沈阳)期间。驻跸峰相传为清帝巡幸之地,函可初居于此,后移居向阳处。诗中“移居”这一行为,既是生活环境的实际改变,也暗含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与内心光明的寄托。作为明遗民和流放高僧,函可身处严寒边地,此诗通过描绘迁居新址,含蓄表达了在困厄境遇中不灭的希望与坚韧的意志。他借“向阳”之名,抒发了向往温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展现了在政治高压与流放生涯中保持超然与宁静的禅者心境。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了解清初遗民僧人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的重要作品,体现了函可在逆境中以诗明志、以禅修心的独特风骨。
DeepSeek赏析
此诗写野居之趣,笔致疏朗,意境清幽。诗人以"不肯常安住"开篇,道出闲云野鹤之志;"茅遮暂栖"四字,更见隐逸情怀。颔联"鸟突寒烟"、"风吹残雪",白描中自见野趣,寒而不寂,清而不枯。后四句转写人事,沙弥欢跃、耆旧低首,远近相映成趣。结句"松花和蜜"尤佳,以村野风味作结,平实中见真淳,方外之乐与田园之趣浑然一体。全诗不事雕琢而自然成韵,淡泊中寓深致,堪称隐逸诗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