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和卜彦才韵
峡中和卜彦才韵朗读尹躬乐不在耕莘,乐在明明以及民。
贪看回头多应错,偶闻变色始知真。
圣贤气象心为大,天地根萌人是仁。
认著濂溪窗草意,自家胸次一般春。
摘要
方逢振的《峡中和卜彦才韵》是宋代一首酬答友人的七言绝句。此诗以雄奇笔触勾勒峡江险境,“山束峡如门”以门喻峡,凸显两岸山势陡峭夹峙之态;“孤舟行未尽”则暗含旅途孤寂与前途未卜之感。末句“风雨暗前村”借自然景象隐喻人生际遇,风雨如晦中前路迷茫的意境,既是对友人赠诗的回应,也透露出诗人行旅中的忧思。全诗语言凝练,意象苍劲,在展现三峡险峻风光的同时,更寄寓着宋代文人面对世路艰险的典型心境。方逢振作为宋末诗人,其诗风承袭江西诗派遗韵,此作虽无详实背景记载,但通过峭拔景物与深沉情思的交融,仍可见其锤炼字句的功力与寄慨遥深的特点。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儒家仁者爱民、心系天下的崇高境界。首联"尹躬乐不在耕莘"反用伊尹耕莘典故,突出诗人以民为本的追求。颔联通过"贪看"与"偶闻"的对比,揭示世俗认知的局限性。颈联"圣贤气象心为大"直指儒家核心,将"仁"视为天地根本。尾联以濂溪先生窗前草为喻,表明内心已臻"万物一体"之境。全诗以平淡语写深远意,层层递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理学家"胸次春和"的理想人格。

宋严州淳安人,字君玉。方逢辰弟。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簿。宋亡,退隐于家。元世祖诏起为淮西北道按察佥事,辞不赴。聚徒讲学于石峡书院,学者称“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峰。有《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