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五首 其四
杂兴五首 其四朗读揭旌蘅阪,弭盖昆丘。
砺齿石林,洗耳沧洲。
仰瞩归云,俯鉴川流。
从彼物化,操我虚舟。
冥心大壑,超然神游。
是谓维何,列子好仇。
摘要
卢楠的《杂兴五首·其四》是明代诗人卢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卢楠才高而命蹇,一生困顿,此诗借物抒怀,表达了对现实压抑与个人遭遇的愤懑。诗中“松柏生高冈,不依贵者门”以松柏自喻,象征其孤高耿介、不慕权贵的品格;“松柏身自坚,谁能伤其根”则展现了在困境中坚守本心的傲骨与坚韧。然而“樵夫斤斧来,恐非松柏福”一句,又透露出对世事险恶、才华横折的深深忧惧。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象鲜明,通过松柏的刚直形象与潜在的摧折风险,深刻揭示了明代寒士在权势倾轧下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苦闷,是卢楠坎坷人生与不屈心志的真实写照。
DeepSeek赏析
这段文字以洗练的笔触勾勒出世外高人的超脱境界。开篇"揭旌蘅阪"六句,运用排比手法勾勒出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图景:揭旌于香草之阪,驻车于昆仑之丘,在石林磨砺志节,于沧浪洗涤耳根。仰望归云,俯看流水,动静之间尽显超然物外之态。"从彼物化"以下转入哲理思考,以"虚舟"为喻,表达随顺自然、与道同游的逍遥境界。末句"列子好仇"点睛,暗示这是如列子般追求精神自由的同道中人。全篇骈散相间,意境清远,展现了魏晋名士追求精神解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