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五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五朗读圭玷犹足磨,甑堕不可完。
素行有一失,诚负头上冠。
孔门诸弟子,贤者是曾颜。
超然季孟中,穷达了不关。
我尝慕其人,相从叩两端。
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弹。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鸾。
寸心固云苦,中有千岁寒。
摘要
戴良的《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五》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追和陶渊明《拟古九首》组诗中的第五首。此诗创作于元明易代之际,戴良作为忠于元朝的遗民诗人,身处乱世,目睹江山易主,内心充满故国之思与身世飘零之痛。他借和陶渊明之诗,以古喻今,含蓄深沉地抒发了对元朝覆亡的悲悼、对自身气节的坚守以及对乱世中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悲愤。诗中延续了陶渊明诗古朴含蓄的风格,但情感更为沉郁激越,通过隐晦的意象(如“种桑长江边”暗喻根基错置的徒劳)传递出遗民孤忠的哀婉与决绝。戴良其人最终拒仕新朝,自尽殉节,此诗正是他心迹的文学映照,在遗民诗作中具有代表性,展现了易代之际士人复杂而崇高的精神世界。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士人的精神追求与内心孤寂。开篇以"圭玷""甑堕"为喻,道出品德修养之难能可贵。诗人仰慕孔门贤者曾参、颜回超然物外的境界,却在现实追寻中遭遇"形影不及"的困境。"取琴操孤鸾"的意象尤为动人,既展现了文人雅士的孤高情怀,又暗含知音难觅的惆怅。末句"寸心固云苦,中有千岁寒"以极简之语道尽千古士人的精神苦闷,寒字尤其精警,将抽象的心灵感受具象化,令人读来顿生凛冽之感。全篇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沉,展现了传统士人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精神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