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 其七 采香径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 其七 采香径朗读句践用心苦,阴谋藏弗露。
采葛不连蔓,作丝织絺素。
献吴逞其欲,吴欢堕迷雾。
群娃犹采香,曲径春风暮。
摘要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 其七 采香径》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作于乾隆南巡期间,当时他驻跸苏州灵岩山行宫,在饱览吴地胜景时追步沈德潜诗韵而作。诗中“采香径”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开凿的采香草小径,乾隆借此历史遗迹展开联想。他以“夹径余芳草”的眼前实景切入,遥想当年宫女采香的盛况,笔锋一转以“何须更寻觅,香在有无中”的哲思收束,暗含对吴宫奢靡终成烟云的感慨。全诗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在咏叹古迹中寄托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含蓄表达了对盛世治道的自省。作为帝王诗作,此篇虽未脱宫廷雅趣,但其化用典故的娴熟与对历史沧桑的敏锐体悟,展现了乾隆诗歌中较为凝练的一面。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入笔,开篇"用心苦"三字便点出隐忍图谋的深意。"采葛作丝"的意象既暗喻越国暗中积蓄力量的策略,又展现了古代纺织劳作的场景。中段"献吴逞其欲"揭示以柔克刚的政治智慧,用"迷雾"喻指吴王夫差的骄奢昏聩。结尾"群娃采香"的闲适画面与"春风暮"的时令暗示形成强烈反差,暗讽吴国即将面临的衰败命运。全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历史风云,在平实语言中暗藏机锋,体现了诗人对兴亡之道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