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崇安
发崇安朗读清明雨歇曙光妍,祖道衣冠谢别筵。
晴坞每贪花簇簇,春流惯听涧溅溅。
摘要
《发崇安》是明代学者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简朴的语言抒发行旅感慨,开篇"客路真希阔"道出旅途的孤寂漫长,后以"溪山好重寻"转折,流露对闽地山水的眷恋。诗人于"疏斋"夜话的追忆中,凸显与友人切磋学问的珍贵。末四句直抒胸臆,"平生志学"表明毕生追求圣贤之道的决心,"此去从容"则展现从容践行理学修养的豁达心境。全诗既记录离别崇安的羁旅情怀,更昭示了理学家持守心性、笃志力行的精神境界,是明代儒者诗中以理趣见长的代表作。
DeepSeek赏析
春光乍泄,雨过天晴,诗人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曙光妍"三字精炼传神,既点明时间,又暗含欣喜之情。中二联工稳雅致,"晴坞花簇簇"与"春涧水溅溅"形成视听交融的意境,叠字运用尤见匠心,使画面顿生活力。尾联"祖道衣冠"透露出送别之意,却不着凄凉,反以明快笔调化解离愁,体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对仗工整而不板滞,在寻常景物中寄寓超脱情怀,堪称送别诗中的清丽之作。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