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闻笛
夜月闻笛朗读暮雨浮天去,寒云归峡迟。
青山饶远色,紫菊把新枝。
何处风前笛,频停月下卮。
关河已摇落,故向客愁吹。
摘要
《夜月闻笛》是明代文学家宗臣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在宁静月夜中听到笛声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通过笛声的悠扬旋律,寄托了怀旧之情与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安宁的普遍情怀。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暮色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苍茫萧瑟的山水画卷。首联"暮雨浮天去,寒云归峡迟"以流动的意象开篇,雨散云归间暗含时光流逝之叹。颔联"青山饶远色,紫菊把新枝"以青紫二色点染,远山含翠与近菊吐芳形成空间张力,新枝的生机反衬出季节的肃杀。颈联"何处风前笛,频停月下卮"转入听觉描写,断续的笛声与停杯的动作暗示游子徘徊的心绪。尾联"关河已摇落,故向客愁吹"将自然凋零与羁旅愁思绾合,一个"故"字道尽笛声有意、草木含情的深致。全诗以景起兴,由远及近,最终归于客子之愁,笔致疏淡而情味隽永。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