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螽斯

螽斯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摘要

《螽斯》是一首出自《诗经·国风·周南》的佚名诗篇,作者不详。诗中通过描绘螽斯(蝗虫)的群聚和繁殖景象,比喻子孙众多、家族昌盛的吉祥寓意,表达了对多子多福的深切祝愿,体现了古人对繁衍后代的朴素崇拜和美好向往。作为《诗经》的经典作品,它在历史上被视为儒家文化的瑰宝,被历代学者传颂,彰显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简洁生动与深远影响。

DeepSeek赏析

这首《螽斯》以蝗虫为喻,展现了周人对多子多孙的殷切期望。诗中"诜诜"、"薨薨"、"揖揖"三组叠词,生动描绘了蝗虫群飞时的喧嚣景象,暗喻子孙繁茂。而"振振"、"绳绳"、"蛰蛰"则分别表现出生机勃勃、绵延不绝、安定祥和三种状态。全诗三章重章叠唱,仅变换个别字词,却将同一主题反复吟咏,形成回环往复之美。这种以虫喻人的手法,质朴中见智慧,体现了《诗经》特有的比兴艺术。诗作虽短,却折射出农耕时代对人口繁衍的重视,以及对家族兴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