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雄雉

雄雉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摘要

《雄雉》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创作于先秦时期的民歌,作者已不可考。全诗以空中飞翔的雄雉起兴,抒发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前两章通过雉鸟自由翱翔反衬丈夫久役不归,后两章直诉忧思之苦,末章"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尤为点睛,既表达对丈夫品德的赞美,又暗含对其安危的牵挂。此诗情感真挚细腻,开创了以飞鸟意象寄托怀人愁思的抒情传统。孔子曾在《论语》中特别称道末章所体现的君子不妒不贪之德,使其成为《诗经》中兼具艺术价值与道德深度的名篇。

DeepSeek赏析

这首《邶风·雄雉》以雄雉起兴,委婉地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君子的思念之情。开篇"雄雉于飞"的意象生动传神,泄泄其羽、下上其音的动作描写,暗喻着诗人内心起伏不定的情感波澜。"自诒伊阻"四字道出了思念之深、相隔之远。后段"瞻彼日月"的时光流逝感,与"道之云远"的空间阻隔形成双重张力,使相思之苦愈显深沉。末章以议论作结,"不忮不求"的品德赞颂,既是对君子的期许,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全诗情真意切,比兴自然,展现了《诗经》含蓄隽永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