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国风·邶风·式微

国风·邶风·式微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摘要

《国风·邶风·式微》是《诗经》中一首短小精悍的民歌,虽作者佚名,却真实传递了先秦劳动者的心声。全诗仅两章十句,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诘问:“式微式微,胡不归?”借天色昏暗(“式微”意为天将暮)起兴,直指劳役者长久滞留野外、不得归家的悲苦。诗中“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的质问,将矛头指向统治者——若非为主子劳碌,谁愿身陷夜露寒霜、泥泞困顿?字字泣血,道尽底层民众在繁重徭役下的愤懑与挣扎。此诗以简练直白的语言和强烈的控诉精神,成为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后世更以“式微”一词象征事物由盛转衰,足见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DeepSeek赏析

《式微》是一首质朴动人的短歌,以叠句起兴,反复咏叹。全诗仅四句,却通过"式微"的叠唱,将黄昏暮色的苍茫与劳役者的悲苦巧妙融合。"胡不归"三字问得痛切,道尽役夫对家的思念。"中露"与"泥中"的意象对比,既描绘了劳作的艰辛,又暗喻社会地位的卑微。诗中"君"字的模糊性更添深意,既可指统治者,也可理解为对亲人的呼唤。这种含蓄的表达,让简单的字句蕴含着复杂的悲愤,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的抒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