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

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摘要

《鹑之奔奔》是收录于《诗经·鄘风》中的一首先秦民歌,作者佚名。这首诗以鹌鹑、喜鹊起兴,通过“鹑之奔奔,鹊之彊彊”描绘鸟类尚知配偶忠贞、居有常匹的自然习性,反衬出“人之无良”的丑恶现实。诗人直斥“我以为君”、“我以为兄”,将批判矛头明确指向统治者或位高权重者,痛斥其品性败坏、言行无度,甚至不如禽鸟守礼。全诗语言直白犀利,情感激烈愤慨,是早期民歌中极具批判锋芒的代表作,展现了先秦民众对统治者失德行为的强烈不满与道德谴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经·鄘风·鹑之奔奔》以鸟兽起兴,讽刺了当时统治者道德败坏、品行不端。诗中"鹑之奔奔,鹊之彊彊"的反复吟咏,将鹌鹑、喜鹊的安分守己与"人之无良"形成强烈对比。最耐人寻味的是"我以为兄"、"我以为君"的转折,既表达了诗人的失望愤怒,又暗含了对统治者应有的道德期许。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鸟兽与人的反差,巧妙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展现了《诗经》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反映了先秦时期士人对统治者品行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