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蝃蝀

蝃蝀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摘要

《蝃蝀》是《诗经·鄘风》中的一篇无名氏之作。此诗以彩虹(蝃蝀)起兴,借自然现象隐喻对违背礼法的批判。全诗三章,通过"蝃蝀在东,莫之敢指"的禁忌意象,引出"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的私奔行为,最终以"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的激烈斥责收束,鲜明表达了先秦社会对婚姻礼制的严格维护。诗中"朝隮于西,崇朝其雨"的自然规律描写,反衬出对破坏伦常行为的否定。作为中国最早的婚恋伦理诗之一,历代学者视其为"止奔"的教化篇章,朱熹《诗集传》称其"言此淫奔之人",体现了周代礼法思想对女性行为的规范要求,展现了早期诗歌对社会伦理的深刻介入。

DeepSeek赏析

《蝃蝀》一诗以自然现象起兴,含蓄地抒发了对女子远嫁的复杂情感。诗中"蝃蝀"与"朝隮"的意象,既暗示着天象变化,又隐喻人生际遇的无常。"女子有行"的反复吟咏,道出了父母对女儿远嫁的不舍与牵挂。末章笔锋一转,直斥婚姻中的不守信诺者,流露出对礼教规范的维护。全诗通过比兴手法,将自然现象、人生际遇与道德评判融为一体,展现了《诗经》时代对婚姻伦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在反复咏叹中形成了独特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