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干旄

干旄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摘要

《干旄》是《诗经·鄘风》中的一篇,作者佚名。此诗以飘扬的牦牛尾装饰的旌旗起兴,通过"素丝纰之""良马四之"等细节,反复渲染招贤仪仗的隆重与诚挚。全诗三章重章叠唱,描绘了使者持旌旗、驾良马,长途跋涉礼聘贤士的场景,核心思想是赞美国君求贤若渴的诚意。诗中"彼姝者子"所指虽有争议(或解为贤者,或解为美女),但整体传递出对招贤行为的颂扬。汉代经学家郑玄在《毛诗笺》中将其解读为卫文公为复兴卫国而广纳贤才的写照,朱熹《诗集传》亦认为"见其好善"之心。该诗以简练笔法勾勒先秦招贤礼仪,成为后世"礼贤下士"的文化象征。

DeepSeek赏析

《干旄》一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贵族车驾出行的生动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递进式的结构,从"郊"到"都"再到"城",展现了车驾由远及近的行进过程。诗中"素丝纰之""素丝组之""素丝祝之"的反复咏叹,以及"良马四之""五之""六之"的渐次递增,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最后三句"彼姝者子"的设问,既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暗含了求贤若渴的政治寓意。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堪称《诗经》中独具特色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