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裘
羔裘朗读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摘要
《羔裘》是《诗经·桧风》中的一篇无名氏作品。这首诗以贵族服饰“羔裘”为切入点,通过“羔裘逍遥”“羔裘翱翔”等画面,讽刺了统治者只知享乐、不理朝政的昏聩之态。诗中“岂不尔思?劳心忉忉”的诘问,揭示了百姓对国事的忧心忡忡;而“羔裘如膏,日出有曜”的华美描写,更反衬出统治者德不配位的现实。结尾“中心是悼”直抒痛心疾首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汉代《毛诗序》评此诗“大夫以道去其君也”,点明其批判统治者失道的核心思想。作为先秦民歌的代表,《羔裘》以含蓄的比兴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开创了以服饰喻德政的文学传统,成为后世讽喻诗的重要源头。
DeepSeek赏析
《诗经·郑风·羔裘》以三章叠咏,层层递进地塑造了一位正直贤能的士大夫形象。诗人以羔裘起兴,"如濡"写其光泽,"豹饰"显其威仪,"三英"状其华美,通过对服饰的精妙描绘,暗示了主人公的高贵身份。"洵直且侯""邦之司直""邦之彦兮"的赞语,既展现了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又突出了其治国安邦的才能。全诗运用比兴手法,将外在服饰之美与内在品德之善完美结合,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的审美追求。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