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朗读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摘要
《东方未明》是《诗经·齐风》中的一首无名氏作品,描绘了奴隶在官府严苛驱使下的悲惨生活。诗中通过“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的生动场景,展现劳役者在天未亮时就被迫起身、慌乱中穿错衣裳的困苦;又以“折柳樊圃”的比喻,暗示劳役的无序与监工的狂暴。全篇以“不能辰夜”作结,直指统治者自身昏聩无能却苛刻待人的荒诞现实。这首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诗歌,以白描手法揭露了劳役制度对百姓的摧残,其尖锐的批判性在《诗经》中尤为突出。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其“奇语入妙,此等诗真堪泣鬼神”,充分肯定了它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DeepSeek赏析
这首《东方未明》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统治者严苛征召下的窘迫生活。诗中"颠倒衣裳"的重复运用,生动展现了百姓在黎明前被紧急征召的慌乱场景。"自公召之"与"自公令之"的反复,暗示统治者的残酷无情。后段"折柳樊圃"的意象,象征百姓徒劳的挣扎,"狂夫瞿瞿"则刻画了被压迫者的惊恐神态。全诗以白描手法,通过几个典型场景,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压榨,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语言质朴却饱含力量,是《诗经》中反映社会现实的杰出篇章。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