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南山

南山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摘要

《南山》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作者佚名,收录于《乐府诗集》。全诗仅有四句:“南山一树桂,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以象征手法描绘了鸳鸯双栖的忠贞画面,借物喻情,抒发了对永恒爱情的美好向往。诗中“南山桂树”象征高洁,“鸳鸯交颈”隐喻不离不弃,通过自然意象的叠用,传递出朴素而炽烈的情感追求。作为汉乐府代表作之一,其语言凝练生动,意境悠远,展现了汉代民歌善用比兴、直抒胸臆的特点。该诗对后世爱情诗创作影响深远,“鸳鸯”意象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坚贞爱情的经典符号。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雄狐求偶起兴,暗讽齐襄公与文姜兄妹私通之丑事。诗中"鲁道有荡"反复出现,暗示这段不伦之恋的公开性,极具讽刺意味。"葛屦五两"、"冠緌双止"等细节描写,既展现贵族生活,又暗指二人成双入对。后两章以农事设问,运用"析薪"、"艺麻"等意象,强调婚姻须循礼而行,反衬出齐襄公行为的悖礼。全诗善用反问句式,"既曰...曷又..."的重复结构,层层递进地揭露了主人公言行的矛盾,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的讽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