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嗟
猗嗟朗读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
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摘要
《猗嗟》出自《诗经·齐风》,是一首赞美少年射手的无名氏诗作。全诗三章反复咏叹少年仪容俊美、射艺精湛,以“猗嗟”(感叹词)起兴,层层递进刻画其“巧趋跄兮”的步态、“美目扬兮”的神采与“射则贯兮”的箭术。诗中“展我甥兮”一句,暗示少年身份或与鲁国相关(传统注疏多认为暗指鲁庄公),透露出对齐鲁联姻背景下新生代英姿的期许。作品通过动态的射礼场景描写,既展现周代尚武风习,更寄托了对英武君子的理想化塑造。其叠章复沓的句式与精准的细节白描,成为《诗经》中人物刻画的典范,清代方玉润赞其“摹写形容,如化工之肖物”。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经·齐风·猗嗟》以叠章复沓的形式,层层递进地赞美了一位英武的射者。"猗嗟"的反复咏叹,奠定了全诗赞叹的基调。三章分别从外貌、技艺、品德三个维度展开描写:首章突出其挺拔的身姿与明亮的双眸,次章着重表现其百发百中的射艺,末章则升华至"以御乱兮"的卫国担当。诗中"美目扬兮""清扬婉兮"等句,既展现了人物风采,又暗含《诗经》特有的比兴手法。全诗通过"射"这一核心意象,将外在形象与内在品格完美统一,塑造了一位文武兼备的古代君子形象,体现了先秦时期对"君子六艺"中"射"艺的推崇。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