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国风·秦风·黄鸟

国风·秦风·黄鸟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摘要

《国风·秦风·黄鸟》是《诗经》中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批判意义的挽歌,作者为佚名,属秦国百姓集体创作。诗歌以殉葬秦穆公的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背景,通过反复咏叹"交交黄鸟,止于棘"的哀景起兴,控诉了春秋时期残酷的人殉制度。全诗三章分别哀悼三位贤臣,以"临其穴,惴惴其栗"的惨烈场景描写,揭露殉葬仪式的恐怖;而"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悲呼,更强烈表达了民众愿以百人换一命的沉痛。此诗作为现存最早反对人殉制度的文学作品,其"彼苍者天,歼我良人"的呐喊,不仅是对暴政的血泪控诉,更体现了早期人道主义精神的觉醒,被《左传》明确记载印证史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与人文光辉。

DeepSeek赏析

《诗经·秦风·黄鸟》以悲怆笔调记载了秦穆公以三良殉葬的史实。诗中"交交黄鸟"的起兴,以鸟鸣营造哀凄氛围,三个章节通过变换"棘、桑、楚"的栖止之处,形成回环往复的哀叹。每章以"百夫之特/防/御"盛赞子车氏三子的才德,又以"临其穴,惴惴其栗"的细节描写强化死亡恐惧。"彼苍者天"的呼告与"人百其身"的痛悔,将个人悲剧升华为对殉葬制度的血泪控诉。重章叠句的结构使悲愤之情层层递进,展现了先秦人民对生命价值的朴素认知与人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