鳲鸠
鳲鸠朗读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
胡不万年?
摘要
《鳲鸠》是《诗经·曹风》中的一篇无名氏作品。诗歌以布谷鸟(鳲鸠)起兴,通过描绘其哺育幼鸟时始终如一的专注与公平,赞颂了理想中君子德行专一、仪容端庄的品格。诗中反复咏叹"其仪一兮""其仪不忒",强调君子内在修养与外在仪表的统一性,寄托了时人对统治者公正持恒、仁德治世的期许。作为《诗经》中典型的兴体诗,其以物喻人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生动传递了儒家推崇的"修身立德"思想,成为后世称颂君子风范的典范。
DeepSeek赏析
《诗经·曹风·鳲鸠》以布谷鸟育雏起兴,层层递进地塑造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君子形象。全诗四章复沓咏叹,以"鳲鸠在桑"为引,通过"七兮""梅""棘""榛"的意象变化,暗喻君子教化之广。诗中"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的反复咏唱,凸显了君子表里如一、持守不变的品格。丝带皮弁的服饰描写,既见其威仪,又显其德行。末章"正是国人"的叠句与"胡不万年"的祈愿,将君子的典范作用推向极致,表达了百姓对贤明统治者的深切期盼。诗作以物喻人,比兴巧妙,展现了《诗经》"温柔敦厚"的审美特质。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