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鸱鸮

鸱鸮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摘要

《鸱鸮》是中国最早的寓言诗之一,出自《诗经·豳风》,作者虽佚名,但传统认为系周公姬旦所作。其创作背景与西周初年的政治动荡密切相关: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却遭管叔、蔡叔等兄弟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东征平叛期间,以这首诗向成王剖白心迹。 全诗借禽鸟寓言抒怀:一只母鸟面对鸱鸮(猫头鹰)的侵凌,以哀婉口吻诉说筑巢养雏的艰辛。“予手拮据”“予口卒瘏”等句,通过鸟爪累麻、鸟喙磨破的细节,刻画出保护家园的顽强意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更成为“未雨绸缪”典故的源头。诗中既暗喻周公在危局中匡扶周室的苦心,亦传递出对未来的深沉忧患。 此诗开创了以动物喻人事的诗歌传统,被孔子赞为“知政”(《论语·述而》)。《毛诗序》评其“救乱也”,历代学者多认可其将政治寄托与艺术象征完美融合,在冷峻的生存图景中,展现了守护家园的永恒主题。

DeepSeek赏析

《鸱鸮》以禽鸟寓言折射人间疾苦,全诗运用比兴手法,借母鸟哀鸣控诉世间不公。鸱鸮夺子之痛,筑巢之艰,皆暗喻劳苦大众在强权压迫下的生存困境。"予手拮据"四句连用排比,将劳作者手足胼胝之状刻画入微;"谯谯""翛翛""翘翘"三组叠词,既摹形又传神,使风雨飘摇中的瘦弱身影跃然纸上。末句"哓哓"哀鸣余音不绝,恰似杜甫"朱门酒肉臭"之叹,以禽言写尽人间血泪。这种以微见著的笔法,开创了中国诗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