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东山朗读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摘要
《东山》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佚名诗篇,创作于周代初年,背景源于古代士兵在战争结束后长途跋涉归乡的艰辛历程。诗中通过描绘征人途中的自然景物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战争的苦难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感人。作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这首诗被历代学者高度评价,孔子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它以其生动的现实主义手法和人文关怀,成为反映古代民生疾苦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DeepSeek赏析
《诗经·豳风·东山》以征人归途为线,将战乱与思乡交织成章。全篇四章皆以"我徂东山"起兴,蒙蒙细雨中的归来场景,恰似征人迷茫心境的外化。"蜎蜎者蠋"与"敦彼独宿"的比兴,道尽戍卒形单影只之苦;"伊威在室"数句悬想家园荒芜,愈显归心之切;第三章鹳鸣妇叹的虚实相生,将夫妻相思写得入木三分;末章"其新孔嘉"的设问,更见久别重逢的忐忑。全诗以白描见长,细雨、桑野、鹿场等意象层层皴染,将"近乡情更怯"的复杂心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中国最早的战争乡愁诗典范。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