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九罭

九罭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九罭之鱼,鳟鲂。

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摘要

《九罭》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诗,作者佚名。这首诗以细密的渔网(九罭)起兴,隐喻对贤者的珍视与挽留。诗中反复出现的“鸿飞遵渚”“鸿飞遵陆”暗喻贤者(一说指周公)行踪漂泊,而“公归无所”“公归不复”则流露出对贤者离去的不舍与忧虑。末章“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直抒胸臆,通过“衮衣绣裳”的尊贵意象,表达对位高权重者的深切挽留之情。全诗借物喻人,以质朴的语言和复沓的章法,传递出时人对周公的敬仰与挽留,展现了周初社会对贤德之人的推崇与依赖。

DeepSeek赏析

《九罭》以比兴手法抒写离别之情,开篇以鳟鲂喻君子,衮衣绣裳状其威仪,意象华美庄重。"鸿飞"二章反复咏叹,鸿雁沿渚陆飞翔,隐喻君子远行不复返,叠句"於女信处""於女信宿"中"信"字尤显依恋之深。末章直抒胸臆,衮衣虽在而人已远行,"无以""无使"的否定句式将眷恋与哀伤推向高潮。全诗三章递进,由物及人,由景入情,在重章叠唱中深化离愁,展现周代贵族间深厚情谊与礼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