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鸿雁

鸿雁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摘要

《鸿雁》是一首出自《诗经·小雅》的古老民歌,作者已不可考。诗歌以"鸿雁于飞"起兴,描绘了大雁翱翔于野的苍凉景象,借候鸟迁徙的漂泊无依,隐喻流离失所的百姓在徭役压迫下的艰辛。诗中"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直诉民生疾苦,"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更流露出对孤苦弱者的深切悲悯。全篇通过反复咏叹的哀婉笔调,既表达了底层民众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也暗含对统治者漠视民瘼的无声控诉。其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使之成为先秦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作,千年后仍能让人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民生之痛。

DeepSeek赏析

《诗经·小雅·鸿雁》以鸿雁起兴,勾勒出一幅劳者艰辛的图景。开篇"肃肃其羽"既写鸿雁振翅之态,又暗喻征人劳苦。"哀此鳏寡"句陡然转折,将视野投向更弱势的群体,体现诗人悲悯情怀。第二章"百堵皆作"与"其究安宅"形成强烈反差,建筑者终无居所的矛盾令人唏嘘。末章"哲人"与"愚人"的对比,揭示社会认知的差异,愚者不解劳者心,更显其悲。全诗三章复沓递进,以鸿雁意象贯穿,将自然物候与人间苦难巧妙联结,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