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祈父

祈父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祈父,予王之爪牙。

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

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祈父,亶不聪。

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摘要

《祈父》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无名氏所作的古诗,创作于西周时期。此诗以一位下层士兵的口吻,直接斥责掌管军事征发的长官“祈父”(司马),表达了强烈的怨愤之情。诗的核心思想在于控诉兵役征调的无度与不公:士兵自称为“王之爪牙”,本应承担王畿卫戍之责,却被频繁调遣至危险的远方作战,致使他无法赡养父母,甚至担忧父母会因无人奉养而饿死。诗中反复质问“胡转予于恤?”(为何陷我于忧患?),情感激烈直白,矛头直指上层军事指挥者,揭示了西周中后期兵役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激化的现实。它作为《诗经》中著名的“怨刺诗”之一,以其不加掩饰的愤怒和直指要害的质问,生动展现了底层士卒的苦难与抗争,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和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了解周代兵制及社会矛盾提供了珍贵的文学史料。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经·小雅》中的《祈父》诗,以武士口吻直斥军事长官的不仁。开篇"予王之爪牙"的自称,既显武士身份之尊贵,又道出军职之神圣。"胡转予于恤"三度诘问,层层递进,将满腔愤懑倾泻而出。"靡所止居"与"靡所厎止"的复沓,极写流离之苦。末章"有母之尸饔"尤为沉痛,老母无人奉养之状,恰与首章"爪牙"之荣形成残酷对照。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浓烈,三章皆以"祈父"呼告起兴,既见尊卑之礼未失,更显怨刺之深。这种"温柔敦厚"的讽喻方式,正是《诗经》"主文谲谏"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