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小雅·何人斯

小雅·何人斯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

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尔之亟行,遑脂尔车。

壹者之来,云何其盱。

尔还而入,我心易也。

还而不入,否难知也。

壹者之来,俾我祗也。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有靦面目,视人罔极。

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摘要

《小雅·何人斯》是《诗经》中的一首佚名诗篇,创作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可能源于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诚信的关注。诗中通过反复质问“何人斯”(意为“这是谁啊”),表达了对一个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之人的强烈谴责和困惑,核心思想是批判失信行为,强调忠诚与道德的重要性。作为儒家经典《诗经》的一部分,该诗历来被视为教化之作,受到历代学者如孔子的推崇,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伦理价值和艺术魅力。

DeepSeek赏析

《诗经·小雅·何人斯》以深沉的怨怼与哀伤,抒发了对背叛者的愤懑与困惑。诗中反复诘问"彼何人斯",既是对背叛者身份的质疑,更是对其道德沦丧的控诉。"胡逝我梁"的反复出现,凸显了诗人被冷落、被伤害的痛苦。诗中"为鬼为蜮"的比喻,将背叛者的阴险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昔日情谊,更反衬出当下背叛的残酷。全诗情感激烈而含蓄,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经》"怨而不怒"的审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