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公刘
大雅·公刘朗读笃公刘,匪居匪康。
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
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
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
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乃觏于京,京师之野。
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
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
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摘要
《大雅·公刘》是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篇周民族史诗,作者已不可考。这首诗以六章篇幅详细叙述了周人先祖公刘率领部族从邰地迁徙至豳地(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的历史事件。全诗生动描绘了公刘勘察地形、规划营建、发展农业、建立都邑的过程,如"陟则在巘,复降在原"展现其勤勉踏勘,"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记录定居营建。诗中突出公刘作为领袖的智慧与仁德,通过"执豕于牢,酌之用匏"等宴饮场景,展现其凝聚部族的能力。作为周民族开国史诗的重要篇章,它不仅记录了早期农耕文明的开拓历程,更塑造了勤政爱民的领袖形象,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与治国典范,在《诗经》雅颂中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DeepSeek赏析
《公刘》一诗以雄浑古朴的笔调,展现了周人先祖公刘率领部族迁徙的壮阔场景。全篇六章,层层递进,通过"笃公刘"的反复咏叹,塑造出一位英明果敢的部落首领形象。诗人善用排比句式,"乃埸乃疆""于时处处"等句式的运用,既增强了韵律感,又生动再现了垦荒造田、建设家园的劳动场面。"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的军事描写与"食之饮之"的宴饮场景相映成趣,彰显了周人尚武重农的民族性格。末章"涉渭为乱"等句,以简练笔法勾勒出最终定居豳地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先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质朴刚健,叙事条理分明,堪称《诗经》中史诗性作品的典范。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