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泂酌

泂酌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摘要

《泂酌》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先秦诗歌,作者佚名。此诗以"泂酌彼行潦"(从远处取来活水)起兴,通过日常取水、注器的意象,赞颂周王品德高尚如清泉,能凝聚民心、施行仁政。诗中反复咏叹"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强调统治者若怀有平易近人的德行,便能如父母般庇佑百姓。全篇以浅显的比喻传递治国理念,将抽象的政治道德寓于汲水盛器的具体场景中,体现了《大雅》"以德化民"的核心思想,被后世视为周代仁政思想的诗意表达。

DeepSeek赏析

《泂酌》以质朴的笔触描绘了取水濯物的生活场景,却蕴含着深刻的为政之道。诗中"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的反复咏叹,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更强化了以德润物的象征意义。"可以餴饎"、"可以濯罍"、"可以濯溉"层层递进,由饮食之需拓展至器用洁净,暗喻君子之德当滋养万民。末句"岂弟君子"三章迭唱,将仁厚宽和的君子形象与"民之父母"、"民之攸归"、"民之攸塈"的百姓期许相呼应,彰显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全诗运用比兴手法,以日常劳作喻治国之道,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