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桑柔

桑柔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不殄心忧,仓兄填兮。

倬彼昊天,宁不我矜?四牡骙骙,旟旐有翩。

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

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

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忧心慇慇,念我土宇。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自西徂东,靡所定处。

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为谋为毖,乱况斯削。

告尔忧恤,诲尔序爵。

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如彼遡风,亦孔之僾。

民有肃心,荓云不逮。

好是稼穑,力民代食。

稼穑维宝,代食维好?天降丧乱,灭我立王。

降此蟊贼,稼穑卒痒。

哀恫中国,具赘卒荒。

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

秉心宣犹,考慎其相。

维彼不顺,自独俾臧。

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

朋友已谮,不胥以谷。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维彼愚人,覆狂以喜。

匪言不能,胡斯畏忌?维此良人,弗求弗迪。

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

维此良人,作为式谷。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听言则对,诵言如醉。

匪用其良,复俾我悖。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

如彼飞虫,时亦弋获。

既之阴女,反予来赫。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

为民不利,如云不克。

民之回遹,职竞用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

凉曰不可,覆背善詈。

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摘要

《桑柔》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政治讽喻诗,传为西周大夫芮良夫所作。全诗十六章,以“菀彼桑柔”起兴,借桑树繁茂到凋零的意象,暗喻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危局。诗歌创作于周厉王暴政时期,直斥统治者贪残昏聩、信用小人、压榨百姓的恶行,导致民不聊生、国势倾颓。诗中反复咏叹“乱生不夷”“国步斯频”,痛陈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更以“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揭示贤臣的困境,字句间充满忧国忧民之思。其艺术成就尤在开创了长篇政治抒情诗传统,以赋法铺陈时弊,比兴寄意沉痛,被后世誉为“《诗经》中最具批判锋芒的史诗”。孔子曾言“《诗》可以怨”,此篇正是“怨刺”精神的典范,其直面现实的勇气与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中国诗歌的讽喻传统奠定了基石。

DeepSeek赏析

《桑柔》一诗,字字血泪,句句惊心。诗人以沉郁顿挫之笔,描绘了周厉王暴政下民不聊生的惨状。"菀彼桑柔"起兴,桑叶茂盛反衬民生凋敝,形成强烈反差。全诗十六章,层层递进,既有对天灾人祸的悲愤控诉,又有对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乱生不夷,靡国不泯"八字,道尽天下动荡之痛;"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十字,揭示民众被逼至绝境的无奈。诗中多用比兴手法,如"大风有隧"喻政治黑暗,"中林甡甡"喻人心离散。诗人以"圣人"与"愚人"、"良人"与"不顺"的对比,展现治国理政的正反两面。结尾"既作尔歌"四字,彰显诗人以诗谏政的勇气与担当。全诗情感沉痛而不失理性,批判尖锐而心怀悲悯,堪称《诗经》中最具政治深度的讽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