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周颂·天作

周颂·天作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摘要

《周颂·天作》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作者佚名,是周王朝祭祀岐山的乐歌。其创作背景与周人发祥地岐山密切相关,歌颂了周太王(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居岐山、艰苦创业的功绩,以及周文王继承祖业、发展壮大的德行。诗歌以“天作高山”起兴,将巍峨的岐山视为天造地设的基石,象征着周王朝兴起的根基。全篇核心思想在于宣扬“天命所归”与“以德配天”的理念,强调周之先祖顺应天命、以仁德开拓疆土、安定百姓(“彼徂矣,岐有夷之行”),最终奠定了周朝王业的基础。作为宗庙祭祀的颂歌,它体现了周初统治者对先祖功德的追念与对天命延续的敬畏,旨在强化统治的合法性与凝聚力。后世评价其语言庄重简朴,虽篇幅短小,却浓缩了周人重要的历史记忆与政治哲学,是研究周代天命观和祖先崇拜的珍贵文献。

DeepSeek赏析

《周颂·天作》以雄浑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周人创业图景。开篇"天作高山"四字如斧劈刀削,展现天地伟力;"大王荒之"暗含先祖拓荒之艰。诗中"作""康""徂"三个动词连用,形成时空纵深感,既写太王开辟岐山之功,又述文王安民之德,更寄托子孙永保之愿。"岐有夷之行"一语双关,既实写山路平坦,又隐喻王道坦荡。全诗仅34字却包蕴三代功业,以简驭繁,气象宏大,体现了《周颂》庄重典雅的特色,堪称早期四言诗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