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颂·泮水
鲁颂·泮水朗读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
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
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摘要
《鲁颂·泮水》是一首出自《诗经》的佚名诗歌,属于“鲁颂”部分,创作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它描述了鲁僖公在泮宫(古代学校兼祭祀场所)举行盛大祭祀的场景,背景是鲁国庆祝军事胜利和文化复兴,旨在颂扬国君的功德与治国之道。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如泮水之畔的礼仪和欢庆,表达了崇尚礼乐教化、追求和平繁荣的思想,强调文治武功的统一,以及对国家和谐与道德教化的深切向往。作为《诗经》的经典之作,它历来被儒家学者高度评价,被视为古代礼乐文化的典范,影响了后世文学与思想,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早期精神。
DeepSeek赏析
《泮水》一诗以典雅庄重的笔调,描绘了鲁侯在泮宫举行大典的盛况。全篇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通过"思乐泮水"的反复咏叹,营造出庄严肃穆的仪式感。诗中"其旂茷茷"、"鸾声哕哕"等意象生动展现了鲁国君臣的威仪,"载色载笑"则刻画出鲁侯和悦亲民的形象。后四章着重歌颂鲁侯的文治武功,特别是平定淮夷的功绩,"矫矫虎臣"、"济济多士"的描写凸显了鲁国人才济济的盛况。末章以飞鸮集林的意象,暗喻淮夷归顺,全诗在"元龟象齿"的贡品描写中达到高潮。这首颂诗既展现了周代礼乐文明的庄严气象,又体现了《诗经》雅颂体特有的雍容华贵之美。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