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朗读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诗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摘要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在杭州任刺史期间(约822年),描绘了春天游览西湖时的生动景象。诗中通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等句,展现了早春西湖的生机盎然,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深切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后世评价此诗为写景诗的典范,语言通俗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描绘西湖春色的千古名篇,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DeepSeek赏析

白居易这首《钱塘湖春行》以细腻笔触描绘早春湖光山色,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景图。诗人以游踪为线索,从孤山寺到白沙堤,移步换景间勾勒出湖上初春的灵动气息。"早莺争暖树"与"新燕啄春泥"的动感画面,将春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乱花渐欲迷人眼"则通过视觉感受传递出春意的纷繁。结句"最爱湖东行不足"道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明快流畅,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平易浅近、意到笔随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