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朗读
出自两汉:佚名的诗词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摘要

《驱车上东门》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三首,作者佚名,创作于东汉末年。全诗以洛阳城东的北邙山墓地起兴,直面死亡主题,通过"白杨萧萧""松柏夹路""陈死人""黄泉"等意象营造出苍凉意境。诗人借游子之口慨叹"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揭示生命短暂如寄居尘世的真相。在否定"服食求神仙"的虚妄后,提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现世主张,既流露对生命易逝的深切悲慨,又体现汉末文人直面死亡的清醒态度。其直率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折射出乱世中人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后世《世说新语》中名士风度及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等诗作皆有深远影响。

DeepSeek赏析

这首《驱车上东门》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死图景,展现了汉末文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人驱车远望墓地,白杨萧萧、松柏森然的景象烘托出死亡的永恒肃穆。"陈死人"与"长暮"的意象形成强烈对比,暗示生命短暂如朝露。诗中"阴阳移"与"万岁更相送"的时空观照,凸显人在永恒面前的渺小。结尾"服食求神仙"到"饮美酒"的转折,既是对长生妄想的否定,也是对现世享乐的肯定。全诗以死亡反衬生命,以永恒对照短暂,在悲凉中透出达观,体现了汉末文人特有的生命意识和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