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关雎朗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摘要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首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爱情诗之一。它创作于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源自黄河流域的民间歌谣,作者已不可考。诗歌以河洲上鸣叫的雎鸠起兴,引出一位男子对采荇菜姑娘的热烈思慕。全篇通过“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的细节,生动刻画了求而不得的焦灼;又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想象,表达了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其情感真挚而含蓄,体现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之风。孔子曾赞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代《毛诗序》更将其推崇为“风天下而正夫妇”的伦理典范。作为《诗经》开卷之作,《关雎》以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感的高度融合,奠定了中国爱情诗的抒情传统,其重章叠句的复沓形式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深刻影响了后世诗歌创作。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雎鸠起兴,通过水鸟和鸣引出男女相悦之情。全诗以"窈窕淑女"为线索,层层递进地展现君子思慕之情。首章直抒胸臆,次章以采荇菜喻求爱之状,三章写相思之苦,"辗转反侧"四字尤为传神。后二章写求得淑女后的欢愉,琴瑟相和、钟鼓齐鸣,极尽欢庆之态。诗中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咏叹,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堪称《诗经》中爱情诗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