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荆轲歌 / 渡易水歌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摘要

《荆轲歌》又称《渡易水歌》,是一首由佚名作者创作的战国时期诗歌,源自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当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政,荆轲在易水边告别友人时吟唱此歌,背景充满了悲壮与诀别之情。诗歌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核心,表达了壮士视死如归、忠诚报国的豪迈思想,凸显了面对死亡的坦然与使命的坚定。在历史评价中,这首歌被高度推崇,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常被《史记》等史籍引用,象征侠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如侠义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传颂千古的英雄绝唱。

DeepSeek赏析

这首慷慨悲壮的送别诗,以萧瑟秋风、寒凉易水为背景,烘托出壮士赴死的决绝。开篇"风萧萧"与"易水寒"的意象叠加,营造出肃杀凄凉的氛围。"不复还"三字掷地有声,道出壮士视死如归的豪情。后两句虽存疑,但"探虎穴""入蛟宫"的险境描写,与"成白虹"的壮烈意象相得益彰,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悲壮色彩。短短四句,既有环境烘托,又有人物刻画,更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堪称古代送别诗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