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戏答元珍

戏答元珍朗读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诗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摘要

《戏答元珍》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景祐三年(1036年)作者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期间。当时友人丁宝臣(字元珍)寄诗安慰,欧阳修以此诗作答。全诗以“春风疑不到天涯”起笔,暗喻皇恩难至贬谪之地的孤寂,继而描绘山城早春的荒寒景象:“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诗人借橘树抗寒、冻笋待发的顽强生命力,抒发了在逆境中坚守高洁品格、静待时机的豁达襟怀。尾联“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流露思乡之情与时光流逝之叹,但最终以“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自我宽解,将人生起伏融入自然节律,展现出超然物外的理性精神。此诗被誉为宋诗“以文为诗”的代表作之一,语言平实却意蕴深长,体现了欧阳修在政治挫折中依然保持的从容气度与哲思境界。

DeepSeek赏析

此诗写山城早春景色与羁旅乡思,笔致清丽,意境深远。首联以"春风疑不到天涯"起兴,道出边地春迟之感,暗含仕途失意之叹。"残雪"二句描绘冬春交替景象,桔枝傲雪、冻雷惊笋,生机暗藏,寄托诗人不屈之志。后四句转入抒情,闻雁思乡,病中感时,"曾是洛阳花下客"一句转折,以昔日繁华反衬眼前寂寥,然结句"野芳虽晚不须嗟"又显豁达,暗喻人生际遇无常,终须从容以待。全诗写景精工,抒情婉转,在时空转换中展现诗人复杂心境,体现了宋诗以理节情的特点。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