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
樵夫朗读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摘要
南宋诗人萧德藻的《樵夫》以简淡笔触勾勒出山林隐逸者的形象。全诗仅四句:“一担干柴古渡边,盘缠一日颇轻便。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通过樵夫担柴换钱、饱餐安卧的日常片段,展现其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诗中“不脱蓑衣卧月明”的传神刻画,将人物与自然月色融为一体,凸显樵夫随性自在、超脱尘俗的生存状态。此诗语言平实如话,却于寻常劳动场景中寄寓着诗人对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的向往,被后世评家赞为“简淡有深致”的宋诗佳作。萧德藻作为“南宋四诗翁”之一,此作亦体现其洗练含蓄的诗风。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樵夫的生活,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一担乾柴古渡头"勾勒出樵夫辛勤劳作的形象,古渡头的意象更增添了几分沧桑。次句"盘缠一日颇优游"以反衬手法表现出樵夫虽生计艰难却知足常乐的心态。后两句"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揭示了劳动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存智慧,磨刀斧的细节描写尤为传神,暗示着明日又将重复今日的劳作。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展现了劳动人民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暗含着对辛勤劳动者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