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朗读
出自宋代朱熹的诗词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摘要

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是他在福建建阳考亭讲学时所作。诗中描绘“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景象,借春水涨潮后巨舰轻盈浮动的自然现象,隐喻治学悟道的深刻哲理。诗人指出“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强调积累与时机的重要性——当学问积累到一定境界(如春水充盈),原本艰深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同巨舰自然漂流。全诗以生动意象揭示理学核心思想:知识需循序渐进,豁然贯通源于持之以恒的积累。此诗与第一首“半亩方塘”并称双璧,被历代学者誉为“寓理于景”的典范,钱钟书评其“理语成诗趣”,彰显了宋诗理趣化的美学高度。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春水为喻,道尽人生至理。首句"昨夜江边春水生"暗含转机,一夜之间春潮涌动,为下文埋下伏笔。"艨艟巨舰一毛轻"以夸张手法写巨轮轻若鸿毛,极具视觉冲击力。后二句对比鲜明,"枉费推移力"与"自在行"形成强烈反差,道出顺势而为的智慧。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寓于常见景物之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和对人生处世的通达。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