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作
在武昌作朗读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摘要
徐祯卿的《在武昌作》是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代表作。此诗作于作者客居武昌期间,以秋景起兴,通过“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的萧瑟意象,引出“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的孤寂场景。全诗以“愁”字为诗眼,将羁旅漂泊的惆怅与人生失意的悲凉融入清冷秋夜,营造出空寂深沉的意境。后两句“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更以雁群南飞的自由反衬诗人困守异乡的苦闷。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其“神韵清逸”,尤其末二句“含蓄无尽”,体现了徐祯卿诗歌“熔炼精警”的艺术特色,展现了明代复古派追求唐韵的创作理念。
DeepSeek赏析
此诗写秋夜独卧武昌城的孤寂之情。首联以洞庭叶未落、潇湘秋意生发端,点明时节;颔联写高斋夜雨、独卧异乡的境况;颈联由景入情,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尾联借天外大雁反衬羁旅之愁,以问作结,更显怅惘。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秋景、夜雨、孤城等意象的层层渲染,将游子思乡的凄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