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塞上曲送元美

塞上曲送元美朗读
出自明代李攀龙的诗词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摘要

李攀龙的《塞上曲送元美》是明代一首著名的边塞送别诗。此诗是李攀龙为送别友人王世贞(字元美)出使边塞而作。诗中“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描绘了边关的肃杀景象与烽火连绵的紧张局势,渲染出戍边的艰辛与责任之重;“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则借冷月征人,烘托出深沉苍凉的离别氛围与卫国将士的坚毅。全诗以雄健笔力勾勒塞上风光,将个人离情融入家国边患的宏大背景之中,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勉励,更赞颂了戍边将士的忠勇,体现了明代士人关注边防、心系天下的情怀。其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承袭了盛唐边塞诗的豪迈气韵,是明代七绝中的佳作。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边塞为题,勾勒出一幅苍凉壮阔的戍边图景。开篇"白羽如霜"四字,既写箭羽洁白如霜,又暗指边地严寒,意象精炼。"胡烽不断"暗示战事频仍,与帝都长安相接,凸显边关安危牵动国运。后联转写城头月色,征人马上望月之景,将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诗中"一片"与"多少"形成鲜明对比,征人之众与明月之孤相映成趣,饱含戍边将士思乡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悲壮与苍凉。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