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曾子易箦

曾子易箦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没。

摘要

《曾子易箦》是《礼记·檀弓上》中记载的一则轶事。该文描绘了曾子临终前恪守礼制的场景:病危的曾子因身下所铺为大夫专用的华美竹席,认为不合自己"士"的身份,坚决要求儿子更换为普通竹席。更换后,曾子未及卧稳便安然离世。全文通过"易箦"这一细节,深刻诠释了曾子"君子爱人以德"的信念,展现了儒家"克己复礼"的精神内核——将礼法规范置于生死之上。作为儒家礼教思想的经典范例,此文以不足二百字的篇幅,塑造出曾子"慎终如始"的君子人格,其"以礼正身"的垂范意义对后世士大夫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DeepSeek赏析

此文以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一位恪守礼制的儒家君子形象。曾子在弥留之际仍坚持更换不符合身份的席子,展现出"礼"深入骨髓的修养。对话中"君子爱人以德"与"细人爱人以姑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儒家"克己复礼"的精神追求。童子直言、子春阻止、曾元劝慰的层层铺垫,更反衬出曾子"得正而毙"的执着。结尾"反席未安而没"六字,以戛然而止的笔法,将生命最后时刻的庄严定格,令人回味无穷。全文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宏大主题,体现了《礼记》以小见大的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