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之言似夫子
有子之言似夫子朗读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
”有子曰:“然。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
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
摘要
《有子之言似夫子》是《礼记·檀弓上》中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已不可考。文章通过有子、曾子、子游三人的对话,围绕孔子对“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言论展开讨论。子游以具体事例揭示孔子之言皆针对特定情境而发:批评桓司马奢侈造石椁,故言“死欲速朽”;不满南宫敬叔行贿失位归国,故言“丧欲速贫”。文章以生动的对话形式,层层递进地阐明孔子“听其言也观其行”的深刻思想,强调理解言语必须结合具体背景,反对断章取义。其精妙的逻辑思辨与寓理于事的手法,不仅展现了儒家思想的辩证性,也成为先秦散文说理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段对话生动展现了孔子弟子间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锋。有子敏锐地察觉到"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与孔子一贯主张相悖,通过层层追问与验证,最终揭示出这两句话的特定语境。文章通过三次对话转折,展现了儒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子游的解释点明孔子言论的针对性,有子则从孔子制定的丧葬制度与个人经历出发,印证了孔子反对奢靡、重视礼制的核心思想。这种以具体事例阐释抽象道理的手法,既体现了儒家注重实践的特质,也展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智慧。全文语言简洁有力,通过对话推动说理,堪称先秦说理散文的典范之作。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