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朗读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谤讥 一作:谤议)
摘要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刘向在汉代编辑的《战国策》中的一篇历史散文,源于战国时期齐国。故事以邹忌劝谏齐威王为背景,通过邹忌自比徐公的比喻,揭示君主常被谄媚包围的困境。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劝诫统治者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治国安邦,强调真话的价值。历史上,这篇作品被视为纳谏典范,深刻影响了后世谏议文化,如司马迁《史记》引用其精神,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经典之作。
DeepSeek赏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以生动的生活故事揭示深刻政治哲理。文中邹忌与徐公比美之事,层层递进展现人性之私:妻之偏私、妾之畏惧、客之阿谀,皆因利益关系而失真。这种以小见大的笔法,将个人体验升华为治国之道,遂使齐王醒悟"王之蔽甚"的处境。文章结构精巧,前半叙事铺垫,后半谏言点睛,过渡自然流畅。最妙在于"门庭若市"至"无可进者"的对比描写,以时间维度展现纳谏实效,结尾"战胜于朝廷"六字,道破治国真谛。全文寓庄于谐,在生活细节中蕴含政治智慧,展现出劝谏艺术的高妙境界。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