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朗读
出自先秦:佚名的诗词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摘要

《冯谖客孟尝君》是一篇由佚名作者创作的历史叙述,出自战国时期的典籍《战国策》。该故事描述了门客冯谖如何以智慧辅佐孟尝君,通过“焚券市义”等事件展现其忠诚与谋略。创作背景源于战国乱世,诸侯争霸,孟尝君作为齐国贵族,广纳贤才;冯谖的言行体现了士人阶层在乱世中求生存、谋发展的现实。表达思想上,作品强调忠诚、机智和为民请命的道德观,如冯谖焚毁债务凭证以赢得民心,突显了“义利之辨”和“以德服人”的儒家理念。历史评价方面,这个故事被后世奉为智谋典范,影响深远,常被诗词、戏曲引用,如唐代诗人李白在作品中提及,以歌颂士人的担当精神。

DeepSeek赏析

《冯谖客孟尝君》展现了一个谋士的智慧与远见。冯谖以"无好无能"自荐,却以"弹铗三歌"展示其非凡气度,看似贪得无厌,实则步步为营。他焚烧债券为孟尝君"市义",看似损己利人,实为深谋远虑的政治投资。文中"狡兔三窟"之喻尤为精妙,通过经营薛地民心、游说梁国、巩固宗庙三个策略,为孟尝君构筑了稳固的政治保障。冯谖的智慧在于超脱眼前利益,着眼长远,以"市义"换取民心,以"三窟"保全性命,最终使孟尝君"无纤介之祸"。全文以平淡叙事见奇崛,在看似琐碎的细节中暗藏深远谋略,展现了先秦士人的政治智慧与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