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朗读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水调短亭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摘要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是一首清代词作,创作于康熙年间,作者游历扬州红桥时怀古感怀,并和友人王士禛(号阮亭)的韵脚。这首词以红桥古迹为背景,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描绘了桥边残阳、流水等意象,表达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哀愁,以及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体现了纳兰性德婉约深情的艺术风格。纳兰性德的词作整体被后世誉为清词巅峰,影响深远,这首词也展现了其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反思的独特魅力。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汴水为引,勾勒出一幅秋日短亭的萧瑟画面。词人通过"旧时明月"的意象,巧妙连接古今,将读者带入对往昔扬州的追忆之中。"长堤锦缆"与"绿杨清瘦"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尽在笔端。"玉钩斜路"一句更是将空间与时间交织,营造出一种迷离惆怅的意境。全词语言凝练,意象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无限追怀。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