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朗读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诗词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摘要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是清代词坛一首深婉动人的羁旅思归之作。此词约作于康熙年间,时纳兰性德身为康熙帝侍卫,常随扈出巡,饱尝行役天涯之苦。词中“已惯天涯莫浪愁”开篇即透露出词人强自宽解、欲抑愁绪的无奈,然而“寒云衰草渐成秋”的萧瑟景象,又悄然引动了深藏的客愁。下片“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以柳絮自喻,将漂泊无依、心魂欲碎的孤寂感刻画得淋漓尽致,意象凄美而贴切。结尾“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直抒胸臆,道出归乡之梦被无情的河水阻隔搅碎的深沉痛苦,将天涯倦客的无奈与乡思推向高潮。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情感真挚沉郁,以细腻笔触展现了贵族才子表面风光下内心的孤寂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慕,是纳兰词“哀感顽艳”风格的典型体现,历来为论家所称道。

DeepSeek赏析

纳兰性德这首《浣溪沙》以简练笔触勾勒羁旅愁怀。"已惯天涯"三字直抒胸臆,看似洒脱实则暗含无奈。寒云衰草的秋景与登楼远眺的动作相映,将空间之旷远与时间之流逝融为一体。下阕"代马"与"牵牛"的意象运用尤为精妙,既实写旅途孤寂,又暗用星宿典故,使孤独感更显深邃。结句"劳人只合一生休"如一声长叹,将漂泊者的疲惫与认命写得入木三分。全词在疏淡笔墨间蕴含深沉情感,体现了纳兰词"哀感顽艳"的典型风格。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