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
出自清代陈方恪的诗词

阅尽千花泪湿衣。

东风南浦未成归。

萋萋芳草伯劳飞。

几日江楼同旷望,碧云萧澹楚天垂。

天涯何事与心违。

摘要

陈方恪的《浣溪沙》是一首近代词作。陈方恪(1891—1966)为近代著名学者陈三立之子,陈寅恪之弟,出身江西义宁文化世家,家学渊源深厚。这首词延续了传统婉约词风,语言清丽含蓄,常以细腻笔触描绘景物或心境,透露出文人特有的感伤与孤怀。其内容多抒写个人身世飘零之叹、旧时风物之思,或寄寓对时代变迁的隐微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世家子弟在历史洪流中的惘然与坚守。虽不如其父兄作品广为人知,但词中承载的文化记忆与知识分子情怀,仍具独特的文学价值与时代印记。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笔触勾勒游子思归之情。"阅尽千花泪湿衣"起句便见沉痛,花开花落间暗含时光流逝之悲。"东风南浦"暗用江淹《别赋》典故,点明送别之地。"芳草伯劳"意象叠加,既见春色又闻哀鸣,倍增凄凉。下片转写登楼远眺,"碧云萧澹"营造苍茫意境,结句"天涯何事与心违"直抒胸臆,将漂泊之苦与心愿难遂之憾和盘托出。全词融情于景,用典自然,在婉约中见深沉,堪称羁旅词中佳作。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