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四朗读潇洒丰姿瘦欲仙。
云鬟宜整亦宜偏。
便慵装束自天然。
才得闻名先著意,未曾相见已生怜。
见时难道不缠绵。
摘要
黄燮清创作的《浣溪沙 其四》是一首词,创作于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寄托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作为清末重要诗人,黄燮清的词作在文学史上被评价为具有时代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感。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词以清新婉约之笔,勾勒出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形象。上阕"潇洒丰姿"直写其气质,"瘦欲仙"以夸张之笔道出超凡脱俗之态。"云鬟"二句状其发髻之随意自然,不事雕琢却别有风韵。下阕笔锋一转,写未见面时的倾慕之情,"先著意""已生怜"层层递进,将相思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结句"见时难道不缠绵"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令人遐想。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将爱慕之情刻画得含蓄而动人,展现了宋代婉约词特有的柔情蜜意。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