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摘要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北宋婉约词的代表作。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退隐期间,以“一曲新词酒一杯”的闲雅起笔,通过“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日常场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以落花喻指不可逆转的消逝,以归燕暗喻循环往复的永恒,在工整的对仗中蕴含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警句。全词在伤春惜时的表层意蕴下,透露出对生命本质的哲思——既哀叹美好事物的凋零,又感悟到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最终在“独徘徊”的静观中达成对人生的超然体悟。历代评家赞其“情中有思”,将人生感悟融入清丽婉转的词境,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理性观照与诗意情怀。
DeepSeek赏析
这首晏殊的《浣溪沙》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暮春庭院的闲愁图景。开篇"小阁重帘"的意象已暗示人物内心的封闭与孤寂,燕过花落的动态描写更添时光流逝之感。下阕"风生翠幕"与"雨滴圆荷"的工对,将自然声响与视觉意象完美融合,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结句"酒醒人散"四字道尽欢娱易散的惆怅,与前面景物描写形成强烈反差。全词通过景物更迭暗喻人生聚散,以疏淡笔墨写深沉愁绪,堪称宋词中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