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赠素秋。八阕 其一
浣溪沙 赠素秋。八阕 其一朗读油壁轻车带夕阳。
隔层帘子忒微茫。
断桥前事费思量。
归路渐随芳草远,画堤犹送暗尘香。
情无头绪为谁长。
摘要
黄燮清的《浣溪沙·赠素秋·八阕其一》是其组词《赠素秋八阕》中的开篇之作。素秋为清代才女,黄燮清以词相赠,既是对她才情的倾慕,亦暗含身世共鸣。此词上阕“冷韵分明廿五弦,玉指偷弹第二篇。不曾私赠与人看”以古筝为喻,赞素秋技艺超绝、品性高洁;下阕“除却梅花谁见怜?西风瘦影自婵娟。黄昏庭院月如烟”则借梅花孤影、冷月黄昏的意象,既写素秋的清冷风姿,更寄托了才士不遇的孤寂心境。全词以婉约笔触勾连才女形象与文人情怀,在清幽意境中暗藏对知音难觅的慨叹,展现了黄燮清词作“清空婉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语)的典型风格,是清代文人词中融情入景的隽永小品。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黄昏别离图。上阕"油壁轻车"与"夕阳"相映,营造出迷离朦胧的意境,而"断桥前事"四字更将思绪引向无尽怅惘。下阕以"芳草远"与"暗尘香"对举,虚实相生,将离愁别绪化作可感的嗅觉体验。末句"情无头绪为谁长"直抒胸臆,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融为一炉。全词善用意象叠加,以"帘子微茫"、"芳草远"等物象层层递进,不着痕迹地展现了词人复杂微妙的心绪变化,体现了婉约词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