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其二朗读
出自清代黄燮清的诗词

小字真娘隐约猜。

木樨门巷访金钗。

一重花影绣苍苔。

浅病倦调鸾尾瑟,清游新试凤头鞋。

鹦哥传语未归来。

摘要

黄燮清的《浣溪沙·其二》是其羁旅词作的代表。词中"叠叠巫山不是高,茫茫鄂渚未云遥。难挨惟有可怜宵"以层叠山峦、浩渺江水起兴,道尽漂泊孤寂。下阕"两字凄凉"暗指"相思","暗香随雨过红桥"更以迷离雨景收束,将客居愁绪与江南烟雨交融。全词善用空间意象的延展(巫山、鄂渚)与时间焦点的凝聚(可怜宵),在虚实相生间构筑出清空哀婉的意境。晚清词家陈廷焯评其词"如雪藕冰桃,沁人醉梦",此阕恰以疏淡笔墨写浓愁,堪称黄氏婉约词风的典范。

DeepSeek赏析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庭院深闺图。上阕"小字真娘"三句,通过"隐约猜"、"访金钗"等动作,营造出朦胧暧昧的情境,木樨门巷与花影苍苔的意象交织,既见庭院之幽深,又显人物之神秘。下阕转入内室场景,"鸾尾瑟"与"凤头鞋"的精致器物,暗示女主人的高雅品位,而"浅病倦调"与"清游新试"的矛盾状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闺中女子既慵懒又期待的心理。结句"鹦哥传语"更添灵动,以鸟代人传递消息,留下余韵悠长的想象空间。全词炼字精工,意象华美,将传统闺情词写得既典雅含蓄又富有生活情趣。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